他主持建造了第一座
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近代化公路两用桥
他是共和国的脊梁,最美奋斗者!
他,是学院的优等生
茅以升189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
小时候的他家境贫寒
总是被同辈讥讽
但他并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自立自强!
1912年初
茅以升进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预科
成绩名列前茅
1916年,他远赴大洋彼岸求学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
用一年时间便取得了硕士学位
之后
他又赴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攻读博士
毕业时
他的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
被认为达到了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
他的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他,是战时的科学家
外国桥梁专家曾说
“中国人无法在钱塘江上建桥”
茅以升听到此话时,愤慨不已
发誓一定要打破这种谬论!
1934年至1937年
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
在条件非常复杂的钱塘江上
主持设计并修建了全长1453米的
公路两用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9月26日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建造的
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
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桥宏伟,无奈战争无情
1937年11月
为不使大桥为敌所用
军事当局要求爆破大桥
12月23日傍晚,钱塘江大桥被迫炸毁!
茅以升含泪发誓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为阻止日军修复大桥以为之所用
茅以升亲自带走建桥的14箱资料
随后多年,他万里逃难
只为不让资料落入日军手中
终于1953年5月
钱塘江大桥铁路、公路重建并恢复通车
正是茅以升不懈的努力
捍卫了共和国的基业!
他,是最美的奋斗者
新中国成立后
1955年至1957年
茅以升受命主持修建了
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
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
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等书
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晚年,茅以升说: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
我已走过十之七八
回首前尘,历历在目
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
幸赖桥梁以渡
桥何名欤?曰奋斗!”
2019年9月25日
茅以升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一生奉献,不负其名!
整理:焦子原
综合:人民日报、九三学社微信公众号
北斗系统服务全球******
【案例展示】
北斗系统服务全球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 冉承其
“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数字时代正在到来,它需要“更高性能、更加可靠、更好服务”的时空底座。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30多个国家正在应用北斗。比如布基纳法索的一家医院因使用北斗建筑测绘大大节省建筑时间,对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当地传染病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北斗而受益的,还有塞内加尔的高速公路建设。
在亚洲,塔吉克斯坦的萨雷兹湖大坝监测、中吉乌公路贯通、中哈原油管道输送、中欧班列的日常运行,都离不开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默默守护。此外,在阿拉伯国家、在东盟,北斗应用日益广泛,涵盖农业生产、城市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各个领域。
面向世界,北斗已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标准体系,正加快融入国际工业体系。北斗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信,可以让用户发送精确位置和信息,这无疑能让搜救领域实现“质”的变革。北斗甚至可以与手机完美融合,“一机在手,永不失联”。
(光明日报记者 王禹欣、陈海波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9日 10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